囫囵吞枣的今世解读现
2019-02-09 19:04:20 | 来源: 主食
“囫囵吞枣”的今世解读
:慎吃!这5种食物看着健康其实是身材杀手
在水中加一种东西,喝了可以让你年轻10岁,想知道它是什么吗?关注号 39减肥健身学院(长按可复制),回复 年轻 就可以查看帮助我们越活越年轻的秘诀,还能学习各种保持身材方法!
消化食物的前提是胃肠中的消化酶能与食物成分充分混合接触,而囫囵吞枣之后,消化液只能到达枣的表面,而枣表面的果胶和单宁,会很尽责地保护内部的果肉不受腐蚀,从而导致消化不良。
●王泽斌,美国食品工程博士,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
“囫囵吞枣”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:因为枣“伤牙”“健脾”,所以囫囵吞下。这个典故本来是嘲讽当事人自作聪明的。古人不知道食物的成分分析,也不懂得流行病学调查,更没有对照实验的概念,所以他们说枣能够“伤牙”“健脾”,大概只是一些朴素的“经验”。不过,如果现代人非要用一些现代食品科学的知识去“证实”老祖宗的先见之明不知我者,倒也能附会得上。
比如说,枣含有非常多的碳水化合物。有些品种的枣,碳水化合物能够占到可食用部分的百分之七十以上,其中大多数是糖。而吃糖,正是龋齿的主要成因之一。口腔中残留的糖为细菌提供了生活原料,而细菌的生长代谢会产生酸,最终导致牙齿被腐蚀。从这个角度说,“枣伤牙”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不过,古人不大可能知道糖与龋齿的关系,或许只是对一些“个案”的总结,也或许是枣中的单宁会产生“涩”味,所以认为会“伤牙”。其实,枣中还含有相当多的氟。而氟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,这也是现代社会在牙膏中加氟预防龋齿的原因。到底是糖对牙的“伤害”占了上风,还是氟对牙的“保护”占了上风,没有统计数据大概就只能打口水仗了。
至于“健脾”,
现代科学推荐成人每天吃二三十克的膳食纤维,据统计多数的都市人都达不到。而枣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,某些品种的枣在成熟之后可达10%以上。
优胜教育怎么样价格法兰克福展览路虎揽胜14款